弘扬志愿精神,展我青年风采
2021年伊始,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,在这紧急又危难的时刻,我院17级英语2班的王萍同学积极加入了志愿者队伍,在这场迅疾又艰险的疫情中挺身而出,发挥自身特长,在社区一线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王萍同学在志愿工作中,协助从事核酸检测、居民摸排、防控宣传、思想劝导、卡口值守等工作,以自身行动传递抗疫正能量,充分发挥了“奉献,友爱,互助,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,为打赢当地疫情战役贡献了青春力量。王萍同学被新乐区人民办评为“优秀大学生志愿者”。
3月XX日,王萍同学完成使命,载誉归来。为弘扬志愿精神,彰显榜样力量,我院易班新闻中心对王萍同学进行了采访。
采访者: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去参加河北的疫情防控活动?
王萍同学:学校是12月31号就放假了,我是31号到家。1月2号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区就发现了第一个病例,病例发现的地点跟我家大概就相差了20公里左右,特别近。当时看手机新闻的时候还不以为真,突然整个镇子全都封住了,然后就紧张起来了。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事态严重性。后来有人在群里发布招募志愿者的信息,就报名了。我也没想到,今年的疫情这么严重,持续了一个多月。
采访者:你做志愿者有多长时间?
王萍同学:从1月2号到2月19号,做完第十二次核酸检测,整个工作就结束了。
采访者: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?
王萍同学:干的工作还挺多的。比如组织村民做核酸检测、在电脑上录入信息、还有去挨家挨户的排查,就是排查你们家现在到底有多少人,不在家的人具体在哪,去干什么等等。
采访者: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?
王萍同学:刚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少,其他的大学基本上也没放假,咱们是属于比较早放假的大学,村里也缺人手。有一次我们加班加到凌晨-点多,然后第二天早晨五点又得做下一轮的核酸检测,就感觉还挺疲惫的。
采访者: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肯定也很紧张害怕吧?
王萍同学:害怕,刚开始做第一次核酸检测的时候特别害怕。后来我们就每隔两天做一次或者每隔三天做一次那个咽拭子。做得多了就习惯了。
采访者:有没有发生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?
王萍同学:特别让人感动的事就是大家都齐心协力。而且当时的情况真的很危急。有一天晚上九点我有一个刚分配下来的任务,我们村儿的妇女主任,怕晚上路上不安全就跑来接我,后来凌晨一点多结束的时候又把我送回来,就挺感动的。
采访者:经历了此次疫情防控活动,有什么心得体会?
王萍同学:以前还觉得自己挺小的,觉得自己其实什么也干不了,但是经过这一切就觉得自己长大了,作为新时代青年人,已经到了该担大任,负责任,有担当的时候了。
王萍同学说:2003年,非典爆发,我们作为儿童,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。如今,当初的孩童已褪去稚嫩,应该挑起大梁,成为当年“他们”的模样。
我们这一代青年在祖国的怀抱中茁壮成长,这场疫情,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成人礼,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,在困境中汲取成长的养分,才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。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,在未来的实践中增长本领才干,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。


外国语学院
2021年3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