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9 月 6 日,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创新教育形式,将主题党日活动与“寻廉脉” 廉洁实践课深度融合,组织教工党支部、学生党支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,赴包头市博物馆、王若飞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学习活动。学院党总支书记盖永涛、副书记时圣刚带队,通过 “红色研学 + 廉洁实践” 双线并行,让师生在感悟抗战精神、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,触摸廉洁文化温度,实现 “爱国教育” 与 “廉洁教育” 同频共振。


活动首站走进包头市博物馆,全体师生聚焦 “绥西烽火 山河铭记 —— 包头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专题展”。在讲解员引导下,大家沿着历史脉络,通过泛黄的战地书信、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、复原的抗战场景,重温绥西抗战中军民同心、浴血奋战的壮阔历程,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不惜牺牲的家国情怀。参观过程中,实践小组结合 “寻廉脉” 廉洁实践课要求,重点关注抗战时期 “廉洁治军”“清廉为民” 的历史细节 —— 如包头本地抗日武装 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 的纪律故事、革命战士节约物资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,为后续廉洁实践积累红色素材。
随后,师生队伍转至王若飞纪念馆,这里既是红色教育基地,也是 “寻廉脉” 实践课核心探访点位。在 “革命先辈廉洁事迹展区”,讲解员详细介绍王若飞同志 “一切要为人民打算” 的信念践行:赴法勤工俭学时拒绝特权资助、革命时期严格约束亲属、身居要职仍保持俭朴生活的事迹,通过手稿、书信、实物等展品,生动诠释 “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”。

活动尾声,在王若飞纪念馆内的党旗前,全体党员高举右拳,庄严重温入党誓词。铿锵誓言不仅是对入党初心的叩问,更是对 “传承红色基因、践行廉洁使命” 的郑重承诺。现场,“寻廉脉” 实践小组师生们结合当日所学,记录抗战历史中的廉洁故事、王若飞同志的廉洁事迹,安排英语专业师生将部分内容翻译成英文,打造 “双语廉洁读本”,让廉洁精神与红色文化跨越语言界限传播。
此次双线融合活动,是外国语学院推进主题教育与廉洁教育创新融合的生动实践。参与师生纷纷表示,既从抗战历史中汲取了爱国奋进的力量,也从红色廉洁事迹中筑牢了思想防线。下一步,学院将持续深化 “红色 + 廉洁” 教育模式,以“寻廉脉” 实践课为载体,深挖包头地域红色廉洁资源,推动廉洁教育融入教育教学、学生管理全过程,引导师生既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,也做知廉守廉践廉的行动者,为建设清朗校园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入外院力量。
外国语学院
2025年9月6日